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年學術年會圓滿結束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年學術年會圓滿結束
作者: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年會在我校雁山校區教12樓萃華樓報告廳召開。本次會議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全體教師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學術年會會議。 首先,院長程小輝教授作開幕式緻辭,程院長簡單說明了本學院的概況,并且隆重介紹了即将為我院年會作報告的幾位教授,同時向報告教師表示感謝。 會議第二環節,謝曉蘭教授進行了學術年會論文的情況彙報,本次學術論文共征集論文21篇,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6篇,軟件工程教研室4篇,通信工程教研室3篇,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3篇,網絡工程教研室2篇,物聯網工程教研室3篇。她講解了各篇論文的研究方向、内容簡介,鼓勵更多的老師和同學進行科研論文的的創作。最後,程小輝院長進行了年會論文總結,希望大家都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科研活動中來。至此,會議圓滿結束。 此次年會的開展,不僅總結了我院這一年來的科研成績,也鼓舞了老師與學生們的進取之心。年會分享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一整年的科研成果,同時還展現了我院的科研能力與實力。回顧這一年,我們取得成績的同時,也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我們将嚴肅對待自身的不足,穩步邁向美好未來。 圖1 張師超教授作報告 圖2 楊小平老師作報告 圖3 鄧健志老師作報告 圖4 謝曉蘭教授彙報年會學術論文集論文收集情況 圖5 學術年會會場
開幕式結束後,張師超教授作了題為《大數據挖掘的若幹模型與方法》的學術報告;張教授指出實現内存中大數據挖掘的主要内容有兩種,一種是将大數據劃分成可以在内存挖掘的若幹子集合,全局模式是通過融合各個子集合中挖掘的局部模式産生;另一種則是采用統計學的取樣技術從大數據中随機抽取一部分樣本通過挖掘這些樣本來逼近大數據的模式。我院楊小平老師和鄧健志老師則與我們分享了有關項目申請、軟件著作權申請以及發明專利申請等方面的經驗。楊老師介紹了縱向科技開發項目申請流程和申報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分析了軟件著作權登記的相關問題及注意事項。鄧老師與我們探讨了國家專利的相關知識,申報專利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和注意事項,結合自身申報經驗,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