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專業介紹
本科生專業介紹
計算機類(本科,學制四年)
計算機類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學生進校一年半後按照學生志願和成績分流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5個專業。本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物聯網系統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系統掌握軟件開發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與協作能力,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類以公共基礎和大類基礎課程為支撐,通過模塊化專業課程學習,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所需的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備紮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從事計算機相關應用領域軟硬件系統設計開發及項目管理能力,具有解決計算機領域中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畢業5年後,能夠勝任計算機相關應用領域軟硬件系統設計、技術開發、項目管理、運行維護等業務崗位工作,成為相關應用領域的項目經理等業務骨幹。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物理實驗、專業導論、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庫原理、Java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計算機網絡、算法設計與分析、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與設計、項目管理。
專業說明:本專業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
2. 網絡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立足廣西、面向全國,适應國家經濟、社會、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工程人才。适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跟蹤網絡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能對網絡工程領域複雜工程項目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能将新技術成果應用于網絡工程實踐,成為網絡工程項目開發團隊骨幹。具備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獲得網絡工程基本訓練,掌握網絡工程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技能,具有網絡工程實踐經驗,能夠勝任網絡工程項目分析、方案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總結、評價、研究等網絡工程項目管理。學生畢業後五年左右預期能夠勝任科學研究、産品開發、技術服務及組織管理等工作,可以在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安全管理與維護以及網絡應用軟件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及項目管理等領域,在相關IT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門獨立從事并組織技術開發、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電路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導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數字通信原理、互聯網協議分析與設計、路由與交換技術、雲計算基礎、信息安全與密碼學、網絡攻擊與防護、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項目管理、大數據分析與設計、專業英語、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物理實驗。
專業說明:本專業可考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
3. 物聯網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物聯網與信息感知交互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從事物聯網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及應用等方面能力,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物聯網技術産業、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經過五年的實踐鍛煉,具有解決物聯網系統工程的設計、實施、評價、研究及管理等複雜應用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學生畢業五年左右能夠成為所在單位業務部門的技術骨幹或項目管理人員。
主要課程:高散數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 算法設計與分析、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物聯網中間件設計、嵌入式系統與設計、工程項目管理。
專業說明:本專業可考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
4. 軟件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軟件工程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知識及複雜工程問題研究分析和設計開發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IT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等工作。經過五年的實踐鍛煉,能夠具備軟件産業的實踐經驗、具備創新意識及自我持續發展的能力,預期能夠勝任研發工程師、軟件設計師、測試工程師等業務崗位工作,成為軟件開發團隊中的骨幹。《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軟件工程專業是近三年就業的綠牌專業。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與電子技術、數字邏輯、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離散數學、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UML與系統分析設計、人機交互的軟件工程方法、軟件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Java Web技術、軟件體系結構與設計模式、大數據技術基礎、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具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5. 人工智能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國家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自然及人文科學知識基礎、良好的工程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掌握嵌入式、機器/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别、智能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分析、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問題的能力,能夠跟蹤本領域新理論、新技術,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原理及專業知識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的複雜問題;在團隊工作和交流中擔任骨幹或領導角色,并發揮有效作用;在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領域裡具有就業競争力,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終身學習渠道增加知識和提升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意願并有能力服務社會。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物理實驗、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信号處理、Python程序設計及應用、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數字邏輯、電路與電子技術、Java程序設計、人工智能導論、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自動控制原理、數據庫原理、數字圖像處理、數字信号處理、機器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專業英語、計算機視覺、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可考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電子信息類(本科,學制四年)
電子信息類主要以公共基礎、電子信息基礎和通信技術基礎課程為支撐,通過模塊化的專業課程,培養在相關領域具備一定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電子信息類包含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專業,學生進校一年半後根據學校相關規定進入相應專業學習。
1. 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較好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悉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主要在電子信息行業從事電子設備和電子産品的設計開發、生産運行、檢測安裝及管理維護等工作,還可到部隊、機關、學校和相關行業從事電子信息技術服務與科學研究工作。近幾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和沿海地區。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 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通信原理、通信電子電路、工程電磁場、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電子測量與儀器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可考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2. 通信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知識及從事研究、設計和開發能力,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通信領域相關的科學研究、設備制造、網絡設計與運維、工程項目實施和管理等工作。經過四年的實踐鍛煉,能夠具備更廣泛的通信專業知識和優秀的專業技能,具備獨立創新、團隊管理、項目管理等綜合能力,預期能夠勝任通信領域相關的學術科研、工程設計、工程管理、網絡優化、網絡運維、硬件設計、軟件開發、技術支持等業務崗位工作,成為團隊骨幹成員或項目負責人。近年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信号與系統、通信電子電路、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息論與編碼、工程電磁場、數字信号處理、計算機網絡、通信原理、移動通信系統、光纖通信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現代交換技術、擴頻通信、衛星通信、鎖相技術、微波技術與天線、DSP原理與應用、FPGA通信設計基礎、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可考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