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村振興,踐行服務為民——學院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
走進鄉村振興,踐行服務為民——學院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
作者:閻安明         日期:2021年11月17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了解鄉村振興中智慧農業技術生産應用情況,11月13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組織黨員幹部來到陽朔縣雞窩渡村和遇龍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服務活動,開展農業生産調研和困難群衆慰問活動。 在雞窩渡村,村黨支部陶書記為我們作介紹,他說,該村原本是一個普通小山村,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大力幫扶下,在村“兩委”幹部的帶動下,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全面實施了“五拆五清五建”大行動,切實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狀況,并逐步發展成為當地有名的“鄉村振興示範點”、“最美鄉村”。雞窩渡村依托遇龍河美景、黨建引領鄉村整治,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通過深入農戶走訪調研,與老百姓交流,大家深切感受到鄉村振興,離不開黨組織的領導,也要靠黨員領導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在遇龍村,調研小組走訪了遇龍莊現代農業基地,進入農業大棚,大家聽取了有關經濟作物種植、産量與銷售情況後,闫安明才老師向大棚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了我院科研團隊研制的智慧灌溉農業系統和月柿自動削皮技術等産品生産應用情況,大棚種植基地負責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希望智慧農業機械産品能為當地農業增收提供有益幫助。 在雞窩渡村,黨員們還慰問了村裡的五保戶和殘疾人,為他們送上慰問品,同時在調研中了解到,他們雖然年老體弱,在村“兩委”的關心下,被安排在村裡做村容村貌保潔服務工作,過上了收入穩定的生活,對此他們倍感溫暖。 此次黨務幹部培訓,将黨性教育延伸到田間地頭,把關愛送給困難群衆,以農業科技激勵群衆,自身從中也受益匪淺,廣大黨務工作者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充分感受鄉村振興帶給農村新變化,拓展了視野、開闊了思路,加深了黨務幹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從而更加堅定做好基層黨支部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一心一意跟黨走。
在雞窩渡村調研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走訪慰問“五保戶”和殘疾人家庭 在現代農業生産基地調研智慧農業發展情況 調研農業大棚種植基地灌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