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踏絲綢新貿之路,識特色之農産品
暑期“三下鄉”:踏絲綢新貿之路,識特色之農産品
作者:蒙玲娟         日期:2019年07月15日
為響應“絲路·青年·創業·成長”社會實踐活動的号召,9728太阳集团首页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壯美廣西”實踐團在蔣瓊、蒙玲娟、馬得華三位老師的帶領下,于2019年7月12日至7月15日進行了為期4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旨在發現農村新型貿易産品,了解農産品銷售運營新模式,激發培育青年的創業熱情,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次很好的走進社會、體驗鄉村生活、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好機會。 篇章1:走進雲塘村,尋訪良豐永安示範村 社會實踐第一天,實踐團來到了桂林市雁山鎮雲塘村,調查雁山村落的農産品種植情況。上午,到達雲塘村,實踐團分成了兩隊,分别由兩位老師帶領從不同的入口進入雲塘村進行訪問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實踐團訪問了雲塘村的村支書并與村支書進行了交談,了解雲塘村大部分農田的基本種植情況。下午,實踐團決定去參觀雁山鎮的良豐永安示範村,了解示範村裡的農産品種植現狀以及當地的特色水果種植情況及運營模式。
圖為美麗廣西實踐團成員與雲塘村書記交流 篇章2:走進農科院,傳承科研精神 為進一步了解雁山當地農産品的發展情況,實踐團決定去參觀廣西農業科學院桂林分院,7月13日下午,當實踐團到達農科院參觀,農科院莫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農科院的相關情況,帶領同學們參觀了水稻試驗田,耐心講解水稻的三系、水稻的品種、培育水稻的方法等等。經過參觀,同學們了解了雁山當地主要的農作物,認識了各種農作物的其他的作用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對當今國家農作物的相關科研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廣西農業科學桂林分院莫老師向實踐團同學們介紹水稻種植情況 篇章3:走進五保戶,送暖心祝福 7月14日,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同學們從學校出發,帶着慰問品到雲塘村五保戶家中探望五保戶老人。在雲塘村駐村主任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了五保戶老人的家中,一到家中,同學們就主動與老人交流談心,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并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開心之餘,老人對同學們表示了由衷的感謝,同學們也在活動中紛紛表示學會了如何感恩和關心愛護老人。同學們的行動不僅滋潤了老人的心靈,也受到了村民的一緻好評。最後,村主任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感謝,希望青年們都能夠傳承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在本地青年中掀起一股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風氣。
美麗廣西實踐團成員向五保戶老人送上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