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與智能信息處理
嵌入式系統與智能信息處理
作者:         日期:2017年04月27日
重點實驗室立足于嵌入式技術與智能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獲取原始性創新成果,通過嵌入式系統與智能技術對舊的生産設備進行信息化改造。着力推進嵌入式系統、智能制造在生産制造環節的應用,将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緊密聯系,不斷提升工業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産效率,節能降耗,提高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本實驗室圍繞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及廣西戰略性新興産業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等産業的需求,提出了企業信息化理論與方法這一核心科學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凝聚力量,集中攻關形成了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技術、制造業信息化、雲計算與大數據處理三個密切關聯的具優勢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1)嵌入式系統。主要研究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嵌入式控制系統及其應用等的研發; (2)物聯網安全技術。主要研究物聯網網絡層信息安全體系結構與關鍵技術,為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3).智能控制與智能設計。研究工業過程智能控制、智能儀表、圖形模塊表示、實例推理規則、變形設計、圖形自動生成等; (4)工業系統建模與優化。該方向主要面向工業生産過程控制和節能降耗問題,研究基于數據和機理的混合建模方法、面向複雜約束的智能優化理論與算法、生産調度優化等; (5)雲計算。主要研究雲安全、雲服務及應用。包括研究雲計算下的信任模型、各種數據密集型行業的雲服務和新應用開發等; (6)大數據處理。研究大數據的存儲及管理、大數據的檢索以及使用、數據挖掘以及智能分析等。 該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41人,其中教授級15人,副教授級19人,具有博士學位18人,知識和年齡結構優化合理。經過前期的建設,已形成了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技術、制造業信息化、雲計算與大數據處理三個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和廣西科技攻關等各類科研項目6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項,省部級26項,總科研經費達1200多萬元。程小輝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發動機嵌入式智能控制器研制”,2012年獲得廣西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相關研究成果已經在企業得到應用和推廣,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另一項研究成果“基于信息家電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研制”2007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牛秦洲教授主持的“廣西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建設研究--桂林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和“桂林市制造業信息化技術應用示範”分别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桂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近5年以來,在國内外SCI、EI收錄的相關研究領域有影響的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527篇,其中SCI/EI收錄113篇,核心期刊198篇。 特色和優勢: (1)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技術 特色:積極開展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嵌入式控制系統、物聯網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應用方面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統在發動機控制和家電控制中的應用。 優勢:目前已在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控制系統、物聯網安全及成果應用和服務行業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優勢。先後承擔了“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微内核體系結構及IP核方法研究”、“物聯網網絡層信息安全體系結構與關鍵技術研究”、 “變換域可逆關系數據庫水印研究”等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無人機遙感信息數據處理技術”1項國家“863”計劃子課題。研究成果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在成果轉化方面,與桂林金銘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發動機嵌入式智能控制器已提供給國内十多家發動機産品開發公司配套使用,并已遠銷美國,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該項研究成果獲2012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 (2)制造業信息化 特色:重點研究制造業信息化中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包括造業信息化共性關鍵技術與公共服務平台和相關軟件開發、計算機智能設計、工業系統建模與優化、企業ERP的實施等。 優勢:目前已在信息化服務體系、計算機智能設計及成果應用和服務企業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優勢。先後承擔了“基于C-K理論、NAR和FCA的對象簇創新設計技術研究”、 “間歇生産調度混合建模機制與約束處理方法研究”、 “基于自然活動标架的點齧合齒面數字化設計和制造技術研究”和“電感儲能型脈沖功率系統中電爆炸絲斷路開關的開斷機理和開斷能力研究”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面向行業的制造業信息化ASP服務平台的開發及應用”、 “網絡環境下多總線分布式控制的多Agent模型研究”、“機床行業的圖形構件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等10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相關研究成果曾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桂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在成果轉化方面,與白銀公司聯合開發的企業物資采購系統,提高了公司的物資采購的管理水平,降低了采購成本。 (3)雲計算與大數據處理 特色:将雲計算技術與地理信息處理相結合,研究基于雲計算的GIS信息處理方法,研究基于并行計算的反演方法。結合文獻數據處理的需求,研究大數據的存儲及管理、大數據的檢索以及使用、數據挖掘以及智能分析等。 優勢:目前已在雲計算技術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并行反演、文獻數據處理方面形成一定的優勢。先後承擔了 “基于Multi-Agent協同标繪關鍵技術及空間分析雲中間研究” 國家“863”計劃子課題、“地球物理反演中的混合并行計算方法研究——以MT Occam并行反演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 “混合雲環境下信任關鍵技術研究”、“桂林工程文獻中心學位論文數據庫構建與自動更新技術開發應用研究”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成果獲桂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學術帶頭人簡介 實驗室主任程小輝教授簡介 程小輝,教授,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實驗室主任。1982年到2000年在原機械工業部桂林電器科學研究所從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開發工作,2000年調到9728太阳集团首页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9728太阳集团首页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兼任“信息與制造”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廣西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負責人、廣西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理事、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網絡教育分會理事、廣西計算機軟件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程小輝教授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給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了《計算機網絡》、《高級操作系統》、《分布式數據庫》、《物聯網技術》等多門課程,指導培養碩士研究生40多名:曾被評為“廣西高等學校優秀共産黨員”、“9728太阳集团首页優秀教師”、“9728太阳集团首页教學名師”和“9728太阳集团首页十佳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近年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2項;主持廣西教育廳重大科研課題1項、廣西教育廳科研課題2項、軍事科研項目1項、企業項目10多項等。主持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等,在期刊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0多篇,EI收錄25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出版教材2部。 牛秦洲教授簡介 牛秦洲,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制造業信息化,人工智能。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EI收錄10篇,主持和承擔了“基于C-K理論、NAR和FCA的對象簇創新設計技術研究”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多項。科研成果 “桂林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研究”、“桂林市制造業信息化技術應用示範”分别獲得廣西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桂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葉漢民教授簡介 葉漢民,教授,主要研究制造業信息化,智能控制。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EI收錄10餘篇,先後主持和承擔了“CNC精密成型磨銷設備數控的研制”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具有較強的系統研發能力,研究成果累計産生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 謝曉蘭教授簡介 謝曉蘭,教授,博士,中國通信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研究方向:雲計算、網格計算、制造業信息化、智能決策。2011.11-2012.4,英國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主持863子課題《基于Multi-Agent協同标繪關鍵技術及空間分析雲中間研究》1項,主持廣西自然科學基金《混合雲環境下信任關鍵技術研究》1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20多篇,EI收錄10篇,ISTP收錄2篇。出版《網格理論與應用》專著一本。 董明剛教授簡介 董明剛,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9728太阳集团首页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計算及應用。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間歇生産調度混合建模機制與約束處理方法研究(61203109)”、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開放基金項目和廣西教育廳項目等項目的研究。在國内外核心期刊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多篇。其中SCI收錄2篇,EI收錄5篇, 1篇論文2012年獲廣西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目前擔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等SCI/EI期刊的審稿人。 張烈平教授簡介 張烈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系統優化與調度、進化算法及應用和無線傳感器網絡。近五年來,先後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10項,其中主持廣西區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 項, 廣西高等學校資助科研項目 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參與完成的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8 篇,其中EI/ISTP 收錄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