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2023版)
一、專業代碼、學制與學位
本專業代碼:080901,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二、專業簡介
本專業于1997年開始招生,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已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本專業結合我校在工程應用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優勢,培養計算機工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2015年起與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軟件工程專業、人工智能按計算機類招生,後分流進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所依托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經過長期建設,形成了雲計算與大數據、嵌入式技術與物聯網、智能優化理論及應用、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四個穩定的學科方向,并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嵌入式技術與智能系統廣西區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自治區級研究生培養基地、大數據創新創業中心等學科平台和基地。
三、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廣西、面向全國,以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愛國進取、創新思辨等為宗旨,培養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和方法,具備良好的計算思維和計算機工程技術實踐經驗,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主動學習以适應計算機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工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關于計算系統的技術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
學生畢業5年後,能夠在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網絡系統、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從事研發、設計、項目管理、運行維護、技術服務等工作,成為計算機領域的工程師,其應具有的素質能力即本專業培養目标如下:
培養目标1: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所需的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備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在計算機相關應用領域軟硬件系統設計、技術開發、項目管理、運行維護、技術服務等工作中發揮骨幹作用,能完成計算機應用領域中等規模以上項目;
培養目标2:擁有健康的體魄,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能夠綜合考慮社會、經濟、法律、環境與可持續性發展等因素影響,堅持公衆利益優先;
培養目标3:能夠有效地溝通與表達,具有較強的協調、管理和組織能力,領導團隊完成計算機工程項目任務;
培養目标4:具有全球化意識和國際視野,擁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跟蹤計算機科學前沿科技并積極主動适應國内外發展趨勢,持續進步。
四、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
1.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1 工程知識:能将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比較、綜合運用于解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
指标點1.1能系統理解握數學、自然科學、計算、工程科學的基本知識,并能運用相關的語言工具以數學及物理思維方式表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工程問題;
指标點1.2 具有計算機工程領域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對具體對象進行表述、建立模型并求解;
指标點1.3 掌握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能運用于分析、比較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并得出有效結論;
指标點1.4 能系統地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比較與綜合用于計算機系統的設計、開發或管理。
畢業要求2 問題分析:能夠綜合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文獻研究,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識别、表達和分析,獲得有效結論。
指标點2.1能利用數學、自然科學基本原理,識别和判斷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指标點2.2 能基于計算機相關科學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正确表達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
指标點2.3 能通過查閱文獻研究、分析、比較、推演和選擇計算機系統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指标點2.4 能理解和運用計算機基本原理和相關技術文獻,對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分析過程的影響因素,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提出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模塊或開發流程,并在設計開發過程中體現創新意識,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指标點3.1 掌握計算機工程設計的産品開發全周期、全流程的設計/開發方法和技術,了解影響設計目标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指标點3.2 能綜合運用計算機知識,針對複雜軟硬件工程問題,設計滿足特定需求和性能的功能模塊;
指标點3.3 能遵循計算機工程項目開發的技術标準和流程,融入創新思想,設計計算機系統解決方案;
指标點3.4 在計算機工程項目解決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能夠考慮公共健康與安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法律與倫理,以及社會與文化等制約因素。
畢業要求4 研究:能基于科學原理,運用基本的實驗觀察方法、實驗分析理論和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制定技術路線,通過數據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指标點4.1 能基于科學原理,通過文獻研究或方法,調研和分析計算機系統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指标點4.2 根據拟解決的複雜計算機工程問題的特征,制定技術路線,設計實驗方案;
指标點4.3 能夠根據實驗方案構建計算機實驗系統,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确地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實驗結果;
指标點4.4 能分析和解釋實驗結果,并通過學科知識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 使用現代工具:能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選擇、使用與開發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進行預測與模拟,在實踐過程中分析工具的局限性。
指标點5.1 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軟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點5.2 能選擇、使用恰當的信息資源、開發工具和專業模拟軟件,對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模拟與設計;
指标點5.3 針對計算機工程領域的問題,能為滿足特定需求選用使用現代工具,通過組合、選配、改進、二次開發等方式創造性地進行模拟、仿真和預測,并在實踐中分析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 工程與社會:能基于計算機工程的背景知識對相關應用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評價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具有信息安全與知識産權保護等法律意識,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指标點6.1 了解計算機工程行業的相關技術标準、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法律法規,能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計算機工程活動的影響;
指标點6.2 能運用計算機基礎知識,分析和評價計算機工程實踐和複雜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對項目實施的制約,理解應該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了解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規,能夠理解和評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工程實踐對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指标點7.1 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能闡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
指标點7.2 能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計算機工程項目的可持續性,評價産品周期中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隐患。
畢業要求8 職業規範:擁有健康的體魄,能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了解中國國情,維護國家利益,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履行計算機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指标點8.1 擁有健康的體魄,了解國情,維護國家利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負有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感;
指标點8.2 理解并遵守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能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恪守工程倫理,尊重相關國家和國際通行的法律法規;
指标點8.3 能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工程師對公衆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的社會責任,理解包容性、多元化的社會需求。
畢業要求9 個人和團隊: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組織管理能力,能與其他成員共享信息、協調合作,并能正确理解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承擔其責任與義務。
指标點9.1 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能夠在多學科、多元化、多形式的團隊中與其他成員共享信息,進行有效溝通、協調合作;
指标點9.2 能在團隊中獨立承擔任務,合作開展工作,完成計算機工程實踐任務;
指标點9.3 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畢業要求10 溝通: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與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包含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進行跨文化溝通和交流。
指标點10.1 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以語言、文字、圖表等方式,準确表述自己的觀點,回應質疑,理解并包容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衆交流的差異性;
指标點10.2 了解計算機專業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語言、文化的差異性和多元化;
指标點10.3 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計算機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指标點11.1 掌握計算機工程知識,知曉研發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指标點11.2 理解和掌握軟硬件系統工程及産品全周期和全過程,具有工程管理意識、效益意識;
指标點11.3 能在多學科環境下,将計算機工程管理知識和經濟決策方法應用于設計開發解決方案過程中。
畢業要求12 終身學習:能追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動态,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采用合适的方法進行學習,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指标點12.1 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追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動态,獲取前沿科技知識;
指标點12.2 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能理解、歸納和總結技術問題,富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并能根據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需要學習新知識,适應行業及社會發展。
2.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标的支撐矩陣
表4-1 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标關系矩陣
畢業要求 |
培養目标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1工程知識 |
√ |
|
|
|
2問題分析 |
√ |
|
|
|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 |
√ |
|
|
|
4研究 |
√ |
|
|
|
5使用現代工具 |
√ |
|
|
|
6工程與社會 |
|
√ |
√ |
|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
|
√ |
√ |
|
8職業規範 |
|
√ |
√ |
|
9個人和團隊 |
|
√ |
√ |
|
10溝通 |
|
|
√ |
√ |
11項目管理 |
|
|
√ |
|
12終身學習 |
|
|
|
√ |
3.畢業要求觀測點分解及與課程體系對應矩陣
表4-2 專業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
畢業要求 |
觀測點 |
支撐課程 |
權重 |
1.工程知識:能将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比較、綜合運用于解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 |
1.1 能系統理解握數學、自然科學、計算、工程科學的基本知識,并能運用相關的語言工具以數學及物理思維方式表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工程問題。 |
高等數學1 |
0.40 |
C語言程序設計 |
0.20 |
大學物理2 |
0.20 |
計算機網絡 |
0.20 |
1.2 具有計算機工程領域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對具體對象進行表述、建立模型并求解。 |
線性代數 |
0.40 |
電路與電子技術 |
0.20 |
物理實驗2 |
0.20 |
編譯原理 |
0.20 |
1.3 掌握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能運用于分析、比較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并得出有效結論。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0.40 |
數據結構 |
0.20 |
離散數學 |
0.20 |
數字邏輯 |
0.20 |
1.4 能系統地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比較與綜合用于計算機系統的設計、開發或管理。 |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0.40 |
嵌入式系統 |
0.30 |
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 |
0.30 |
2.問題分析:能夠綜合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文獻研究,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識别、表達和分析,獲得有效結論。 |
2.1能利用數學、自然科學基本原理,識别和判斷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
C語言程序設計 |
0.40 |
高等數學1 |
0.20 |
大學物理2 |
0.20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0.20 |
2.2 能基于計算機相關科學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正确表達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 |
數據結構 |
0.40 |
電路與電子技術 |
0.10 |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0.25 |
離散數學 |
0.25 |
2.3 能通過查閱文獻研究、分析、比較、推演和選擇計算機系統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0.40 |
編譯原理 |
0.30 |
人工智能 |
0.30 |
2.4 能理解和運用計算機基本原理和相關技術文獻,對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分析過程的影響因素,獲得有效結論。 |
人工智能 |
0.40 |
數字邏輯 |
0.30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0.30 |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提出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模塊或開發流程,并在設計開發過程中體現創新意識,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
3.1 掌握計算機工程設計的産品開發全周期、全流程的設計/開發方法和技術,了解影響設計目标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
計算機網絡 |
0.40 |
編譯原理 |
0.30 |
嵌入式系統 |
0.30 |
3.2 能綜合運用計算機知識,針對複雜軟硬件工程問題,設計滿足特定需求和性能的功能模塊。 |
電路與電子技術 |
0.40 |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0.30 |
操作系統 |
0.30 |
3.3 能遵循計算機工程項目開發的技術标準和流程,融入創新思想,設計計算機系統解決方案。 |
大數據分析與設計 |
0.40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 |
0.30 |
生産實習(二) |
0.30 |
3.4 在計算機工程項目解決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能夠考慮公共健康與安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法律與 倫理,以及社會與文化等制約因素。 |
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 |
0.40 |
人工智能 |
0.30 |
畢業設計(論文) |
0.30 |
4.研究:能基于科學原理,運用基本的實驗觀察方法、實驗分析理論和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制定技術路線,通過數據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
4.1 能基于科學原理,通過文獻研究或方法,調研和分析計算機系統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0.40 |
嵌入式系統 |
0.20 |
數據結構 |
0.20 |
軟件工程 |
0.20 |
4.2 根據拟解決的複雜計算機工程問題的特征,制定技術路線,設計實驗方案。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0.40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0.20 |
C語言程序設計 |
0.20 |
物理實驗2 |
0.20 |
4.3 能夠根據實驗方案構建計算機實驗系統,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确地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實驗結果。 |
嵌入式系統實習 |
0.40 |
畢業設計(論文) |
0.30 |
大數據分析與設計 |
0.30 |
4.4 能分析和解釋實驗結果,并通過學科知識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
程序設計實踐 |
0.40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0.20 |
操作系統 |
0.20 |
數字邏輯 |
0.20 |
5.使用現代工具:能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選擇、使用與開發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進行預測與模拟,在實踐過程中分析工具的局限性。 |
5.1 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軟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
操作系統實習 |
0.40 |
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 |
0.20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 |
0.20 |
計算機網絡 |
0.20 |
5.2 能選擇、使用恰當的信息資源、開發工具和專業模拟軟件,對計算機系統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模拟與設計。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 |
0.40 |
大數據分析與設計 |
0.30 |
人工智能 |
0.30 |
5.3 針對計算機工程領域的問題,能為滿足特定需求選用使用現代工具,通過組合、選配、改進、二次開發等方式創造性地進行模拟、仿真和預測,并在實踐中分析其局限性。 |
操作系統 |
0.40 |
程序設計實踐 |
0.30 |
嵌入式系統實習 |
0.30 |
6.工程與社會:能基于計算機工程的背景知識對相關應用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評價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具有信息安全與知識産權保護等法律意識,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
6.1 了解計算機工程行業的相關技術标準、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法律法規,能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計算機工程活動的影響。 |
形勢與政策 |
0.40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0.30 |
項目管理 |
0.30 |
6.2 能運用計算機基礎知識,分析和評價計算機工程實踐和複雜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對項目實施的制約,理解應該承擔的責任。 |
工程倫理 |
0.40 |
嵌入式系統實習 |
0.20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0.20 |
大學生安全教育 |
0.20 |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了解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規,能夠理解和評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工程實踐對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
7.1 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能闡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 |
項目管理 |
0.40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0.30 |
畢業設計(論文) |
0.30 |
7.2 能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計算機工程項目的可持續性,評價産品周期中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隐患。 |
生産實習(二) |
0.40 |
學科前沿 |
0.30 |
網絡工程實習 |
0.30. |
8.職業規範:擁有健康的體魄,能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了解中國國情,維護國家利益,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履行計算機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
8.1 擁有健康的體魄,了解國情,維護國家利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負有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感。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0.35 |
軍事理論 |
0.10 |
軍事技能 |
0.1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0.15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0.15 |
體育 |
0.15 |
8.2 理解并遵守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能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恪守工程倫理,尊重相關國家和國際通行的法律法規。 |
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 |
0.40 |
專業導論 |
0.20 |
工程倫理 |
0.2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0.20 |
8.3 能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工程師對公衆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的社會責任,理解包容性、多元化的社會需求。 |
工程倫理 |
0.40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0.30 |
操作系統實習 |
0.30 |
9.個人和團隊: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組織管理能力,能與其他成員共享信息、協調合作,并能正确理解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承擔其責任與義務。 |
9.1 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能夠在多學科、多元化、多形式的團隊中與其他成員共享信息,進行有效溝通、協調合作。 |
金工實習 |
0.40 |
操作系統實習 |
0.30 |
網絡工程實習 |
0.30 |
9.2 能在團隊中獨立承擔任務,合作開展工作,完成計算機工程實踐任務。 |
嵌入式系統實習 |
0.40 |
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 |
0.30 |
程序設計實踐 |
0.30 |
9.3 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
軟件工程 |
0.40 |
生産實習(二) |
0.30 |
項目管理 |
0.30 |
10.溝通: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與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包含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進行跨文化溝通和交流。 |
10.1 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以語言、文字、圖表等方式,準确表述自己的觀點,回應質疑,理解并包容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衆交流的差異性 |
網絡工程實習 |
0.40 |
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 |
0.30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0.30 |
10.2 了解計算機專業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語言、文化的差異性和多元化; |
專業英語 |
0.40 |
學科前沿 |
0.30 |
大學語文 |
0.30 |
10.3 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應用領域中的複雜工程問題,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溝通和交流。 |
畢業設計(論文) |
0.40 |
專業英語 |
0.20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
0.20 |
大學英語 |
0.20 |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計算機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
11.1 掌握計算機工程知識,知曉研發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
網絡工程實習 |
0.40 |
畢業設計(論文) |
0.30 |
軟件工程 |
0.30 |
11.2 理解和掌握軟硬件系統工程及産品全周期和全過程,具有工程管理意識、效益意識。 |
操作系統實習 |
0.40 |
軟件工程 |
0.30 |
大數據分析與設計 |
0.30 |
11.3 能在多學科環境下,将計算機工程管理知識和經濟決策方法應用于設計開發解決方案過程中。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0.40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
0.20 |
生産實習(二) |
0.20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0.20 |
12.終身學習:能追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動态,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采用合适的方法進行學習,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
12.1 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追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動态,獲取前沿科技知識。 |
學科前沿 |
0.40 |
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 |
0.30 |
專業導論 |
0.30 |
12.2 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能理解、歸納和總結技術問題,富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并能根據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需要學習新知識,适應行業及社會發展 |
畢業設計(論文) |
0.40 |
學科前沿 |
0.30 |
專業導論 |
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