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一)大類招生專業
計算機類(本科,學制四年)
計算機類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學生進校一年後按照學生志願和成績分流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5個專業。本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物聯網系統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系統掌握軟件開發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與協作能力,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本類以公共基礎和大類基礎課程為支撐,通過模塊化專業課程學習,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簡介:本專業立足廣西、面向全國,以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愛國進取、創新思辨等為宗旨,培養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和方法,具備良好的計算思維和計算機工程技術實踐經驗,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主動學習以适應計算機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工程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關于計算系統的技術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學生畢業5年左右,能夠在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網絡系統、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項目管理、運行維護、技術服務等工作,成為計算機領域的工程師。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英語、大學物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庫原理、Java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計算機網絡、算法設計與分析、嵌入式系統、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與設計、項目管理、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于2022年獲得本科工程教育認證,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一級學科學術碩士點和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2. 軟件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軟件工程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知識及複雜工程問題研究分析和設計開發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IT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維護和軟件項目管理等工作。經過五年的實踐鍛煉,能夠具備軟件産業的實踐經驗、具備創新意識及自我持續發展的能力,預期能夠勝任研發工程師、軟件設計師、測試工程師等業務崗位工作,成為軟件開發團隊中的骨幹。《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軟件工程專業是近五年就業的綠牌專業。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與電子技術、數字邏輯、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離散數學、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UML與系統分析設計、人機交互的軟件工程方法、軟件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Java Web技術、軟件體系結構與設計模式、大數據技術基礎、數據挖掘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一級學科學術碩士點和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3. 網絡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立足廣西、面向全國,适應适應行業與地方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紮實的網絡工程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術及網絡工程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素質、較強的工程能力、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與國際化視野、品德優良,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紮實、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五年後,在網絡工程等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研究與開發工作,教學、管理和運維等工作。能夠完成網絡系統的設計與部署、安全保障、智能分析與管理,網絡應用系統與設備研發、信息系統集成與運營維護、信息系統管理能力,預期能夠勝任計算機、通信、互聯網等行業從事網絡工程相關技術或管理的業務崗位工作,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電路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離散數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數字通信原理、互聯網協議分析與設計、路由與交換技術、信息安全與密碼學、網絡安全技術、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網絡系統開發與設計、網絡測試與仿真。程序設計實踐、網絡工程實習、網絡安全實習、網絡應用系統開發實習、生産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網絡工程)。
專業說明:本專業建設有《計算機網絡》、《算法分析與設計》、《網絡安全技術》等自治區一流課程,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一級學科學術碩士點和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4. 物聯網工程
專業簡介:本專業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工程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專業,旨在培養滿足物聯網相關産業發展需要,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創新思辨、工程實踐能力強,系統掌握計算機和物聯網的基本理論、計算機軟硬件和物聯網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掌握物聯網系統中的信息感知與處理、物聯網設備與組網的設計應用技術,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于物聯網産業、電子信息産業等領域的公司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高等學校、國家機關等單位,從事設備開發、産品測試、技術研究、運營與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等專業領域繼續深造。
學生畢業五年左右,能夠具備解決物聯網系統工程的設計、實施、評價、研究及管理等複雜應用問題的能力,具備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成為所在單位業務部門的技術骨幹或項目管理人員。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 算法設計與分析、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物聯網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與設計、移動編程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工程項目管理。
專業說明:本專業建設有《農業物聯網虛拟仿真實驗系統》等廣西區一流課程,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一級學科學術碩士點和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
(二)人工智能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适應國家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自然及人文科學知識基礎、良好的工程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掌握機器人、語言識别、圖像識别、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分析、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問題的能力,能夠跟蹤本領域新理論、新技術,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原理及專業知識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的複雜問題;在團隊工作和交流中擔任骨幹或領導角色,并發揮有效作用;在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領域裡具有就業競争力,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終身學習渠道增加知識和提升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服務社會能力。
主要課程:人工智能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智能無線傳感網絡技術機應用、Python程序設計、離散數學、電路與電子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圖像處理及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技術、機器/深度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語音識别、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别、大數據處理技術等。
專業說明:本專業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一級學科碩士點和電子信息等專業學位碩士點。